盛夏“蟲出沒”,請接收夏季“防蟲攻略”
文章來源:長春膚康醫院皮膚科 有疑問咨詢在線醫師 發布時間:2021-07-05
夏天是個萬物都生機勃勃的季節,各種蚊蟲更是生命力勃發,晚上睡覺時誰沒被蚊子叮過都不好意思說過過夏天,出去野外踏青,回來腿上帶著“大自然的饋贈”——毒蟲咬過留下的紅疙瘩也不在少數,更有皮膚敏感者,直接引發蟲咬性皮炎,不得不到皮膚科治療。盛夏“蟲出沒”,有沒有一份防蟲指南呢?當然有!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毒蟲及防蟲攻略。
1、蜱蟲
蜱蟲多蟄伏在植物、動物皮毛中,長卵形,未吸血前多如芝麻或米粒大小,吸血后會脹大如黃豆。蜱蟲可以通過叮咬吸血傳播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無形體病、萊姆病等,嚴重時可致人死亡。
防蟲攻略:吸血后蟲體會往人或動物體內鉆,很難拔下來。一旦被咬不要自行取出,可用乙醚、煤油等涂抹蟲頭或在旁邊點蚊香讓其松口,被咬后一定要及時就醫,切勿大意。
在野外時可穿長衣長褲扎緊褲口、袖口和領口,暴露部位涂抹趨避劑,離開時注意檢查衣物有無蜱蟲附著。

2、蚊子
蚊子是夏季常見有害昆蟲,公蚊子不吸血,母蚊子愛吸食動物及人的血液,因此無論在家里還是在戶外都應做好防蚊工作。特別是對于一些容易皮膚過敏的人群,最好遠離蚊蠅多的潮濕地帶。
防蟲攻略:蚊香、花露水、蚊帳、紗窗、紗門、電蚊拍等都是進行防蚊的有效措施。如果使用電蚊香應注意用電安全,如果使用普通蚊香,一定要把蚊香遠離易燃物,避免引發火災造成人身財產損失。
3、毛蟲
毛毛蟲不咬人,但身體上的毛有毒,如果觸碰到皮膚可能會導致皮膚紅腫瘙癢,甚至引發蕁麻疹等。
防蟲攻略:毛毛蟲一般生長在樹葉上,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因此在植被茂盛的地方時,注意觀察是否周圍有毛毛蟲,如果不小心碰到,可以用膠帶黏在紅腫部位把毒毛粘掉,瘙癢時盡量不要用手抓撓,以免癥狀加重,如果出現全身癥狀,應盡快就醫。
4、毒隱翅蟲
毒隱翅蟲不咬人,但若被打死,體內毒液沾到人類皮膚的話,皮膚會出現紅斑、水皰,甚至引發惡心、嘔吐、發燒、頭痛等中毒癥狀。
防蟲攻略:如果毒隱翅蟲爬到身上,切勿在皮膚上拍打蟲體,可以吹掉或甩掉,以防其毒液沾染皮膚。如果不小心沾染毒隱翅蟲毒液,應盡快清洗,在皮損處涂抹爐甘石洗劑等。

5、黃蜂
黃蜂又名馬蜂,毒液呈酸性,能導致皮膚紅腫、疼痛,引起頭暈、嘔吐、腹瀉、血壓升高等,嚴重者可出現全身水腫、昏迷,甚至肝腎功能衰竭及休克癥狀。
防蟲攻略:預防黃蜂最好的辦法是遠離蜂巢,如果被蜇傷,輕度可用堿性水沖洗。中毒蜇傷應先擠出毒液,再使用堿性液體清洗。切忌不可使用紅藥水或碘酒涂抹,以免加重癥狀。如癥狀嚴重需立即送醫救治。
總的來說,蚊蟲叮咬也是會引發一些比較嚴重的皮膚問題的,因此我們在夏季被蚊蟲叮咬后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在被叮咬之后出現了一些不適的癥狀的話,就要及時的到專業的皮膚科醫院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
- 上一篇:盛夏“蟲出沒”,請接收夏季“防蟲攻略”
- 下一篇:韭菜汁擦皮膚能止癢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