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夏日“蟲蟲危機”巧應對
文章來源:長春膚康醫院皮膚科 有疑問咨詢在線醫師 發布時間:2016-07-06
【科普】夏日“蟲蟲危機”巧應對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雨水增多,蚊蟲也進入較活躍的時候,各種蚊蟲叮咬引發的皮炎這一時期在醫院皮膚科也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就診高峰。說到蚊蟲叮咬,多數人只會關注“蚊”,而忽略了“蟲”。事實上,夏季無論室外還是室內,人類都在與各種“蟲”相伴,特別是外出游玩、露營,以及到自然水域游泳的時候,都可能遭遇蟲咬。
長春膚康醫院皮膚科主任唐中兵介紹,很多蟲都會對人造成傷害,其中有些對人體的傷害程度遠遠超過蚊子,比較常見的有隱翅蟲、蜱蟲、螨蟲等。
隱翅蟲落在皮膚上千萬別拍打
隱翅蟲
隱翅蟲是一種黃褐色的小甲蟲,類似飛螞蟻,白天棲息在雜草石下,夜間出來活動覓食。隱翅蟲既不蜇人也不咬人,但隱翅蟲體內含有毒液,這種毒液是一種具有強刺激性的生物堿,一旦隱翅蟲落在皮膚上進行拍打,它的身體破碎后,毒液會流出來,接觸人體皮膚后,能導致急性皮膚炎癥,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等癥狀,并伴有刺癢,嚴重者可發生頭痛、頭暈、發熱、被咬部位附近淋巴結腫大。
膚康皮膚科醫生教你應對隱翅蟲
蜱蟲
7-9月份是隱翅蟲活動和繁殖的季節。一旦發現有隱翅蟲落在皮膚上,千萬不要拍打,可以輕輕把它吹走。萬一已經被隱翅蟲的毒液所傷,出現了前述癥狀,可進行冷水濕敷,如果皰很大的話,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蜱蟲叮咬勿直接用手摳
蜱蟲身體呈橢圓形,喜歡吸食人血。蜱蟲未吸血時腹背扁平,只有綠豆大小,吸飽以后,可膨脹到指甲蓋大小。蜱蟲一般生長在樹林或者腐爛的枯葉堆中,山區、樹林里比較常見。蜱蟲可以傳播斑疹熱、傷寒、出血熱、萊姆病、腦炎等多種疾病。此外,蜱蟲的唾液中含有毒素,叮刺吸血的過程中,毒素可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損害,極端的病例可導致死亡。我國多地都曾出現蜱蟲咬傷的病例。
蜱蟲分硬殼和軟殼兩種,軟殼蜱蟲在吸飽血后會自動脫落,而硬殼蜱蟲在吸血的過程中會將整個頭部鉆進人的肉里,即使吸飽了也不會自行脫落。想把一只正在吸血的硬殼蜱蟲從身體上取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直接用手去摳,很可能導致蜱蟲身體斷裂,體外部分脫落,鉆入體內的部分則留在肉里。此時只有到醫院去挨上一刀,讓醫生通過手術把它取出來。
膚康皮膚科醫生教你應對蜱蟲
一旦發現蜱蟲叮在皮膚上,可用一根細線系住其脖子,反復地輕輕拉扯,三四分鐘后就會出來了。另外,將酒精滴在蜱蟲的身上,也可令其脫落。
長春膚康醫院皮膚科主任唐中兵提醒: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皮膚上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紅腫或瘙癢等現象,千萬不要自行處理,應及時去醫院弄清原因后,再對癥處理。
- 上一篇:長春膚康6.25世界白癜風日主題活動開展
- 下一篇:如何應對霧霾天的皮膚問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