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癬的初期表現有哪些
文章來源:長春膚康醫院皮膚科 有疑問咨詢在線醫師 發布時間:2013-05-17
手足癬的初期表現有哪些?我身邊有好幾個朋友一直從事手機制作流水線的工作,每天需要的東西都在不斷的重復著,而且還要日夜的加班,手足癬因環境自動就找上門來了。可是,日夜加班的他們,只是一門心思的用心工作,即使是自己患上了皮膚病也無動于衷,那么,手足癬的初期表現有哪些呢?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一旦發現,一定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接下來,長春膚康醫院皮膚可醫生為大家解析一下:手足癬的初期表現有哪些?
手足癬的初期表現有幾下幾點:
1、丘疹:是指高出皮面,其表現有米粒大、小隆起的小疙瘩,位于表皮和真皮淺層之間;
2、紅斑:其形狀有圓形、圖環形、環形、半環形等,在顏色也有區別,有深有淺;可以一個一個的發生,也可為多發性,在一個區域內發生多個,有的患處連成一片;
3、鱗屑:指的是脫落的角質層細胞,其表現多為白色或灰白色,分為鱗片、核狀等,用手搔癢,可隨之脫落;
4、浸漬:是指皮膚長時間處于潮濕狀態,使皮膚變軟、發白、起皺,經摩擦可破裂或脫落,多發生于手足趾縫等處;
5、糜爛:指的是水皰、膿皰壁受浸漬脫落后,可見基底處鮮紅的肉芽組織,創面潮濕,稱為糜爛,與潰瘍的區別是愈后不留疤痕;
6、水皰:皮損在角質層下,患處呈空隙性損害,內含液體,表面隆起,有米粒大小,可敬在發生,亦可同時發生多個水疤,并可融合成大水皰;
7、膿皰:多為水皰感染后繼發面來,內含膿液,損害周圍有紅暈;
8、痂:為皮損處的液體、膿液、血液與脫落的鱗屑及細菌干燥凝結而成,根據創面大小,所結的痂,可有大小,有薄有厚,并與皮膚黏連在一起;
9、皸裂:皸裂發生于角質層較厚的患處,為順皮紋方向,呈條溝狀裂隙,多發于手指、手掌、足跟、足跖處。較重者可出血,一般均有疼痛,患角化型手足癬者,常于冬春季發生皸裂。
手足癬的早期癥狀具體有以下幾點:
1、趾間型足癬:較常見的類型。多見于手足多汗、長期穿膠鞋的人群,夏季多發或加重。以4~5和3~4趾間較為常見,皮損表現為趾間紅斑、脫屑、皸裂和浸漬,伴瘙癢。嚴重時可見糜爛和潰瘍。并發癥包括合并細菌感染、癬菌疹反應、丹毒、蜂窩織炎等;
2、水皰型足癬:在足內側水皰和大皰,與癬菌疹反應有關。原發損害以小水皰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皰壁厚內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現脫屑,自覺瘙癢嚴重;
3、角化型足癬:一側或雙側足跖彌漫角化過度、紅斑、脫屑和皸裂。自覺癥狀輕微,每到冬季,易發生皸裂、出血、疼痛。常為慢性,治療較困難。
以上就是醫生的介紹,如果你還有關于皮膚疾病的其它疑問,可查看長春膚康醫院皮膚科官網
- 上一篇:手足癬患者的治療方法
- 下一篇:手足癬的常見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