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兵主任闡述蕁麻疹的中醫理論病因
文章來源:長春膚康醫院皮膚科 有疑問咨詢在線醫師 發布時間:2016-08-02
膚康開展”慢性蕁麻疹中醫辨證施治臨床觀察研討會”
7月29日,慢性蕁麻疹中醫辨證施治臨床觀察研討會在長春膚康醫院二樓會議廳召開。會上,由唐中兵主任領銜的膚康醫療團隊,對我院中醫辨證施治慢性蕁麻疹臨床觀察結果進行研討。
唐中兵主任闡述蕁麻疹的中醫理論病因
首先,唐中兵主任對蕁麻疹的中醫理論病因進行闡述:“蕁麻疹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又因外感風邪、脾胃濕熱、氣血虛弱等諸多因素而致人體腠理疏松,營衛失調,從而風團發疹、瘙癢等各種皮損出現,也有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氣機壅滯不暢、郁而化火、灼傷陰血、致陰血不足復感風邪而發。”他強調,根據體質不同,病因也不盡相同,所以蕁麻疹的分型施治,顯得尤為重要。
張淑華主任報告我院開展的蕁麻疹臨床辨證分型及治療
張淑華主任根據蕁麻疹的臨床辨證分型及治療做了介紹,她在報告中將蕁麻疹分為五種類型:“根據病人表現,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風寒型。證見風團皮損淡紅或淡白,遇風吹或寒冷刺激,皮損驟然而起,當身體轉溫,則皮損漸消失,舌淡苔薄白,脈遲緩,多見于冬季發病者。治則散寒和營,祛風止癢。二、風熱型。證見風團皮損色紅、瘙癢明顯,遇熱加重、煩燥不安、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則清熱涼血,祛風止癢。三、腸胃濕熱型。證見風團皮損或紅或紫,脘腹痞滿脹痛、口臭、大便秘結或泄瀉,舌燥苔薄黃,脈滑數。治則清熱利濕,通腑瀉熱。四、沖任不調型。證見皮損周期發作,皮損呈粟米狀或呈風團狀,多于經前發作,經后消退。治則補肝益腎,調攝沖任。五、氣血兩虛型。證見皮損反復發作,經年不愈、勞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脈沉細。治則調補氣血,扶正固表。”
較后,姜雪梅主任對慢性蕁麻疹中醫辨證施治臨床觀察研討會做總結,針對用西藥、抗過敏、激素治療等手段治療效果不明顯,經久不愈、反復發作的慢性蕁麻疹患者,以"風"為辨證要點,以挾熱、寒、濕、毒、瘀之不同辨證遣方,具有減少復發率,減少西藥用量,降低化學合成藥物毒副作用的優點,治療效果十分明顯的。
- 上一篇:蕁麻疹治療
- 下一篇:遠離蕁麻疹 四種病因要警惕


















